尊重教师·服务教学·促进发展·提高质量
本期概要
【一】
推荐人:
刘学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化是新时代卓越教师队伍教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以能力为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指向。作者指出,教师能力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释放主体心智、灵活驾驭自我、实现实践任务的主体性力量集合;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能力中心的专业形成观、能力主线的专业实践观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三个纽结。在此观念下,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教师教育体系建构,要围绕三方面进行,即确立基于能力的专业标准,完善面向能力的培训体系,构筑历练能力的实践平台,建立回归能力的教师评价机制等。学习此文对理解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
杨洁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时代,能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确立,能力本位理念将引领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教师能力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释放主体心智、灵活驾驭自我、实现实践任务的主体性力量集合;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能力中心的专业形成观、能力主线的专业实践观构成了这一教师专业发展观的三个纽结。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框架的核心内容是:确立基于能力的专业标准,完善面向能力的培训体系,构筑历练能力的实践平台,建立回归能力的教师评价机制。
文章来源:
杨洁.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4,35(10):79-85.
【二】
推荐人:
陈晓慧,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发起了“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研究项目,旨在鼓励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研究之间的合作,并搭建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沟通的桥梁。本书是经合组织2002年组织出版的该项目研究报告《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的续集,介绍了脑的基本结构、脑的学习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教养、训练和适应教学过程与实践来使学习最优化。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应用最新的脑科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师需要掌握一些脑科学前沿知识,并能够将其用来指导个人的教学实践。本书在行文方面避免使用高深的专业术语,非常适合非脑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阅读与学习。
推荐文章:
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
摘要:在经过20多年脑科学的前沿研究之后,教育界开始认识到“理解脑”有助于开创改进教育研究、决策与实践的新道路。本书综合了脑科学关于学习的研究进展,并运用这些研究来解决教育界的重要问题,对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的交叉研究现状做了客观评价,描绘了今后十年的研究前景与决策意义。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脑”综合了过去七年来自经合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研究”项目的所有分析与讨论精华。第二部分“合作论文”主要讨论了包括早期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三个阶段的“学习脑”。
文献来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周加仙等(译). 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三】
推荐人:
郑燕林,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教育情怀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心理保障。教育情怀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对象有着深沉的爱,也体现为教师自身对作为教师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探寻,有着丰富的内涵与自身的特质。我国从2017年开始推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非常重视作为毕业要求的“教育情怀”在师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与评测。该论文不但分析了教育情怀的内涵,而且对教育情怀的育人性、个体特色性、实践生成性、精神愉悦性进行了深度剖析,建议了教育情怀的培育与发展策略,相信无论是师范专业落实教育情怀培育工作,还是对在职教师自觉践行教育情怀都有一定启示意义。
推荐文章:
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
韩延伦刘若谷
鲁东大学教务处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鲁东大学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摘要:教育情怀是教师执念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和坚守育人职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教师教育情怀具有育人性、个体特色性、实践生成性、精神愉悦性。教师德性内涵至为重要的教师身份价值自觉、自我修养自觉、专业提升自觉及生命关怀自觉。教师职业坚守是对教师身份的尊重和崇敬,是对教师生命价值的自觉维护,是对幸福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尊师重教”是教师教育情怀生成的文化资源和心理环境,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情怀生成的制度保障和观念引领,教育情怀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重要内容,教育情怀的培育需要教师自育自建的主体自觉。
文献来源:
韩延伦,刘若谷.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J].教育研究,2018,39(05):83-92.
【四】
推荐人:
王秀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科学建模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过程,是科学教育和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构成部分。本文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施瓦茨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施瓦茨教授等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学建模实践(包括构建、使用、评价和修正模型)以及元建模知识,元建模知识对建模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该研究通过对小学5、6年级的建模教学实证研究,将科学建模实践和元建模知识整合,构建了科学建模活动的学习进阶。这一进阶包括两个维度,即a.科学模式是解释和预测的工具b.模型随着理解的改变而改变,每一维度划分为四个水平。并且展示了学生在建模教学活动中,学习进阶水平的变化。这一研究成为了科学建模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其构建的学习进阶水平,为后续很多研究所引用和借鉴。推荐文章:
Developing a Learning Progression for Scientific Modeling:Making Scientific Modeling Accessible and Meaningful for Learners
ABSTRACT:Modeling is a core practice in science and a central part of scientific literacy. We pres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otivation for a learning progression for scientific modeling that aims to make the practice accessible and meaningful for learners. We define scientific modeling as including the elements of the practice (constructing, using,evaluating, and revising scientific models) and the metaknowledge that guides and motivates the practice (e.g.,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models). Our learning progression for scientific modeling includes two dimensions that combine metaknowledge and elements of practice—scientific models as tools for predicting and explaining, and models change as understanding improves. We describe levels of progress along these two dimensions of our progression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 classroom examples from 5th and 6th graders engaged in modeling. Our illustrations indicate that both groups of learners productively engaged in constructing and revising increasingly accurate models that included powerful explanatory mechanisms, and applied these models to make predictions for closely related phenomena. Furthermore, we show how students engaged in modeling practices move along levels of this progression. In particular, students moved from illustrative to explanatory models, and developed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views of the explanatory nature of models, shifting from models as correct or incorrect to models as encompassing explanations for multiple aspects of a target phenomenon. They also developed more nuanced reasons to revise models. Finally, we present challenges for learners in modeling practices—such as understanding how constructing a model can aid their own sense making, and seeing model building as a way to generate new knowledge rather than represent what they have already learned.
文献来源:
Schwarz C V , Reiser B J , Davis E A , et al. Developing a learning progression for scientific modeling: Making scientific modeling accessible and meaningful for learner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09, 46(6):632-654.
【五】
推荐人:
杨宏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推荐语:
孔子作为教师的典范,其一生行走在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路上。读此文,我们会从字里行间领悟到身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明晰教师的历史使命和创造使命。作为大学教师,我们是历史的继承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与此同时,我们也是新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孕育人,人创造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孕育滋养了我们,我们也将在大学课堂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类共有的文化。重温孔子的“斯文在兹”,蕴含着延续中华民族深刻价值的担当,也坚定以大学课堂做文化守护人的同时,和学生一道创造新的文化!推荐文章:
“斯文在兹”:从《论语》看孔子作为师者的文化使命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孔子一生作为师者的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乃是求得“斯文在兹”,诲人不倦则是让孔子之后来者“与于斯文”。孔子一辈子在学与教之间不断转化,其中心就是传承斯文,也即赓续周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传统。斯文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依据,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根本价值。传承斯文不是固守斯文,而是“述而不作”与“温故知新”的统一,是人与文的互相转化。担当“斯文”,乃是当代师者的文化使命。
文章来源:
刘铁芳.“斯文在兹”:从《论语》看孔子作为师者的文化使命[J].教育研究,2020,41(04):38-45.
教师教育研究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