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师·服务教学·促进发展·提高质量
本期概要
【一】
推荐人:
柳海民,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新冠疫情把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由实体课堂推上了网上云端。线上教学,要保证其质量和效果,既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更得益于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将成为一种常态。如此,亟需一部国家标准作为导引、尺度和准则,规范使用日多的网上教学。今天推荐的文章内容可给大家思考这方面的课题以启发。
推荐文章:
美国K-12阶段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评析
周蕾 赵中建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摘要:为加强在线教育质量评估,美国虚拟学习领导联盟和Quality Matters组织以在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最佳实践为基础,历经两年严格和系统的修订,于2019年联合发布最新的K-12阶段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该标准包括《在线教育项目质量全国标准》《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全国标准》《在线教育课程质量全国标准》,从在线教育项目、课程与教学三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K-12在线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新的K-12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将学习者体验作为标准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对在线教育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但新标准也存在不足,具体体现为其缺乏对学习者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重视。
文献来源:
周蕾,赵中建.美国K-12阶段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评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2):53-62.
【二】
推荐人:
刘学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对话”是人本主义的核心话语,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蕴建构具有重要意义。钟启泉教授围绕“对话”——“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力”的内在关系,撰文指出,“对话”是沟通人心的桥梁,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也就没有教育。知识社会中的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对话”的意涵与“对话教学”的价值,针对儿童实际展开有效的对话教学实践,借以培育每一个儿童的“对话力”。学习此文,对深刻理解“对话”与教学变革学生发展、“对话”与学生成长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思维启迪。
推荐文章:
对话型教学的创造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摘要:“对话”是沟通人心的桥梁,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也就没有教育。知识社会中的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对话”的意涵与“对话教学”的价值,针对儿童实际展开有效的对话教学实践,借以培育每一个儿童的“对话力”。对话型教学的前提是对话与沟通,践行对话型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每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
文献来源:
钟启泉.对话型教学的创造[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4):38-43.
【三】
推荐人:
郑燕林,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教师TPACK作为一个动态的专业化生成过程,具有个体化、情境化和建构性的特点,为新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教育大数据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更为教师TPACK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应该充分有效地把教育大数据融合于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丰富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策略分析,拓展教学内容,支持教学评价,让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个人的不断探究,积极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综合、创新与意义建构,不断促进TPACK框架中四个相互交织的复合元素的生成,实现对教师TPACK的深入理解,最终成为教师个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智慧,促进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持续发展。
推荐文章:
教师TPACK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视角
胡水星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教师TPACK作为一个动态的专业化生成过程,具有个体化、情境化和建构性的特点,为新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教育大数据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更为教师TPACK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应该充分有效地把教育大数据融合于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丰富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策略分析,拓展教学内容,支持教学评价,让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个人的不断探究,积极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综合、创新与意义建构,不断促进TPACK框架中四个相互交织的复合元素的生成,实现对教师TPACK的深入理解,最终成为教师个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智慧,促进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
胡水星.教师TPACK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37(05):110-116.
【四】
推荐人:
于海波,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开始进入教育领域,虚拟教师随之出现,这对传统教师工作带了极大的冲击,教师角色再造成为必然。论文结合时代背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使用现状,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并从教师和学校层面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教师实现角色变革。研究内容前沿、观点新颖,对优化教师培养体系、促进教师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再造
张优良尚俊杰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触发了教育变革,教师角色再造成为必然。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虚拟教师的出现,尽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师,但是教师被赋予全新的角色和定位。与传统教师迥异,教师将从“全才”转为“专才”,从“教学者”转向“辅助者”,从“教练”转变为“导师”。为了迎接人机协同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于教师职业的冲击。同时强化转型意识,发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学校要具备变革意识,通过同步转型发展,推动教师角色再造。
文献来源:
张优良,尚俊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再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4):39-45.
【五】
推荐人:
陈晓慧,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语:
教师的社交和情感能力是教师社交和情感学习的成果,可以以各种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同与以往的天赋说,本研究认为此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进行习得。基于此种观点,作者对教师进行了社交互动训练,分析了教师在挑战性环境中不同反应的变化,通过扎实的研究设计和严谨的研究数据表明了通过社会互动训练提高教师的社会能力和情感能力是有可能的,进而和提出了发展教师社交情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教师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对其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社交互动训练是提高教师社交情感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今后开展针对教师除教学以外能力提升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responses to challenging situations during interaction training
ABSTRACT:The qualitative changes in teachers’ responses in challenging situations were analysed during a four-day 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ET) course, which aimed at improving teachers’ interpersonal dynamics with pupils, parents and colleagues. The participants were 21 teachers from one elementary and 23 teachers from one secondary school attending a TET course in Finland. Qualitative abductive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data. Frequencies based on this analysis were also looked at. After TET the teachers described the behavior of their pupils and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and the actual consequences of that behaviour, instead of using generalized labels and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upils’ behaviour. They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support pupils’ autonomy and agency by acknowledging pupils more, by increased listening or by asking pupil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problem solving. This study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qualitative shift in teachers’ thinking during interaction training.
文献来源:
Talvio M, Lonka K, KomulainenE ,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responses to challenging situations during interaction training[J]. Teacher Development, 2015, 19(1):97-115.
教师教育研究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