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研究”结题鉴定会暨“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召开
浏览:
       7月9日,由我校教育学部李广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研究”结题鉴定会暨“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在教育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联合主办下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刘启迪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徐丽华教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小明教授、吉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朝辉教授、我校文学院宋祥教授担任结题鉴定评审专家,并就“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交流研讨。会议由教育学部唐丽芳副教授主持,李朝辉教授担任课题鉴定评委会组长。

      
       首先,李广教授就“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研究”进行结题汇报,详细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工具开发、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最终成果等相关内容。汇报指出,语文素养从横向上看,由语言积累、意义建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构成;从纵向上看,由感受、体验、思考、交流、表现、升华等方面构成。通过编制工具并围绕“作文”、“阅读”、“写字”、“写话”四个方面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发现:当前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存在识字写字传统文化底蕴缺失、古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语文感受体悟能力欠缺、口语交际意识及能力薄弱、语文教学与评价方法单一、男女生语文素养差异显著、学生语文素养校际差异显著、语文素养水平城乡差异显著等。汇报结束后,评审专家在李朝辉组长的组织下逐一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评审意见。最后,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现有观点、现存问题,紧密围绕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现状、问题、成因、解决的技术路线,从写字素养、写话素养、阅读素养、作文素养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工具的编制、方案的制定、调查的实施、结果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均做到了规范、科学;课题研究资料丰富、详实、可靠,用文字、照片、录像、录音等多样化的研究手段进行记录,为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参考与史料基础;研究成果类型多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阐释、论证了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基于大样本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现有水平,为学界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鉴定结束后,受邀的五位专家分别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主题发言。其中,刘启迪教授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为题介绍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演变,从文从字顺、文思泉涌、文如其人、文质彬彬、文以载道五个方面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徐丽华教授以“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为题进行发言,认为小学数学学科素养包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情感、数学符号语言、数学思想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就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了说明。彭小明教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主题展开发言,提出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人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言语能力、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人的素养五个要素构成,同时深入论述了上述五个要素的逻辑关系及培养策略。李朝辉教授就“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进行发言,认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包括:使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注重语文教师的持续学习、实现教师专业知识交流共享等。宋祥教授在“语文核心素养探析”主题报告中介绍了语文素养的四方面内容及其内在关系,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重点、思维发展是要点、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难点、文化理解是基点;语文素养应实现与国外对接、与学科对接、与历史对接。
 
     
 
       立足历史、现实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是时下我国教育语境中的热点话题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此次会议不仅充分展现了“小学生语文素养评价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当下“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与影响作用,同时深入讨论了语文、数学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提升、培养途径,既加强了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也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核心素养”的深化研究与学界理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新闻动态